【出隊報導】清流部落暑期工作隊
【出隊報導-清流部落暑期工作隊】





「歷史的見證」
清流部落為霧社事件餘生迫遷地,這裡是他們重新開始的地方, 部落出生的第一代為承先啟後的世代,繼承了上一代的悲傷,陪著祖先們披荊斬棘走過一段辛苦的歲月,又領著後代子孫,繼往開來、定住重生。我們帶著見證歷史的心,來到清流部落出隊,紀錄珍貴又鮮為人知的歷史,同部落青年一起尋找記憶的拼圖,還有對身體裡流淌著的血尋找自我認同。
「部落的故事,由部落來說」
在教科書及影視劇上常會出現有關「霧社事件」的撰寫,但對於初次了解的人們來說,就猶如霧裡看花般,既看不清事件的細節、更看不清事件的全貌;在清流部落裡,每一家都有屬於自己的「霧社事件」,而這份記憶跟隨著先人的腳步,傳承至當代族人們的身上,在談論生命故事時,總是難以不被提及,是禁忌、是無言,只有他們知道。
「活成Seediq Bale(真正的人)」
耆老們分享生命故事時,言語中浮現當年的樣貌,有的為了家庭從軍、有的在外生活打拼、有在部落深耕文化、從心所欲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,但每當提及家人們情緒總是變得激動,承繼了悲傷的第一代,不憎恨、不自怨,將複雜的情緒當成往前的動力,只有活在當下才是自己所該做的。賽德克族的Gaya裡,如何成為一個Seediq Bale(真正的人)? 唯有「做好自己的本分,應該做什麼、須要做什麼,自然地就會去做了。」
「原來你是這樣的Baki/Pai rudan(阿公/阿嬤)」
對於這次的隊員來說,更多的是震驚與不可思議,對部落的歷史以及耆老的生命故事,有很多情緒無法言喻,只有深及心靈的那份淚水能夠呈現,是感動、是不捨,在訪問的過程中也我們與耆老之間,也建立了彼此之間的感情, 很特別、非常的特別,亦師亦友的相處,約定好即使出隊結束後,一定要再見;然而,部落青年對於部落的歷史臉上始終保持淡定,從小到大聽著不同家族的霧社事件,心裡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反覆前後對比,同時完成紙筆上的紀錄以及心裡的拼圖,而當話題轉到了耆老們年輕時的故事,就成為了聽故事的孩子們,有做人的道理、處事的態度以及文化的傳承,這是青年從未看見耆老的一面。
「雕刻、打磨、上色」
在製作門牌的過程中,須要的除了技術還有耐心,我們需要把它做的非常漂亮,因為這是要贈予部落的禮物。門牌組成員之間的合作無間,是這次出隊隊員們最值得效仿的,在製作的過程裡摸索,找到了對的方法讓團隊能夠事半功倍,同時在族人們收到門牌以後,彼此互相道謝的聲音使我們一點都不覺得疲累;我們向耆老汲取知識,而門牌飽含我們最深的感謝。
「緣結清流」
出隊期間,我們還完成了非常多事「兒童村運」、「原青之夜」、「音樂會暨成果發表會」,真的讓部落看見隊員以及青年,有許多的問候與關心,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,而這些感動盡在不言中;看見兒童們的天真、單純和願望,也有青年們各自成長及求學中,身為新一代的原住民所共有的感觸,有寂寞、有遺憾,是傷感、是不肯定,但慶幸的是我們都還看得見前方,也在這次的論壇裡更加堅定; 最後,將九天來所有的感動分享給所有人,願平安、喜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