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隊報導】中正部落暑期工作隊
【出隊報導-中正部落暑期工作隊】
工作隊時間:110.09.15-19、110.09.23-26
工作隊導師:蔡惠雅 老師
工作隊總召:全彥祖
工作隊副召:孔珂、葉喬欣
工作隊成員:潘蜜潔、幸慧慈、葉歡、陳奚嘉妮、林恩煥、洪翔、高英杰、趙睿翔、田芷涵、謝邵韓、湯佳諺、賴心樺、余天心、曾孝恩
報導內容:
老人組活動
一開始受到疫情的影響,原訂要到望鄉部落出隊的我們,臨時的在暑假時將地點改成了中正部落出隊,也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,我們的活動做了很多的變動。
像是原訂要實際到中正部落的文件站去關懷部落的老人,而行程變動成了打電話關懷老人,雖然每個人的電話時間限制是三十分鐘,但是出乎意料地都可以到一個小時左右,這波疫情造成了很多人的生活變動,我們從中發現部落的老人也連帶影響,因為不能隨意地出門,且部落文件站並沒有開放。使很多老人只能待在家裡面,很多老人的兒子、女兒都在都市工作或是讀書,這樣的因素下,使他們在部落是很少能夠跟人交談的,所以我們的每一通問安電話,都能夠感受到他們很驚喜的心情,也讓團隊的成員也有了其他的反思,像是自己在外讀書了好一段時間,部落的長輩是不是也期待我們向他們主動打電話呢…
再來其他的時間就是我們組內自己帶自己的成員進行老人組的行程,像是負責老人組的人員,就帶著大家一起模擬帶老人的活動,像是健康操、一起唱古謠、手作課程及文化課程,雖然遺憾沒有辦法將這些課程帶老人家實際進行,但是組員們的配合及模擬老人可能會有的反應,使大家有了不一樣的收穫,也在這些活動中我們相互的在對方身上學習,及培養了團隊更濃厚的情感。
小孩營隊
因為疫情的緩和,我們前往了中正部落去帶孩子們暑假營隊活動,過程中雖然只有短短的仰天,但是在孩子們的身上看到了很多,像是從中與他們相處時,看到了小時候在部落的樣子,小時候在部落很常會看到來辦營隊的大學生,兒長大了變成我們回到部落帶營隊,那種情感的氛圍是很感動的。
小朋友大多時間都表現的很頑皮,但是所有的行為及言語都是真誠的,在這樣的真誠下,與他們的相處氛圍是很放鬆且有趣的,我們兩天的行程帶著小朋友們唱、跳我們團隊編曲的歌、舉辦小小的運動會、團康活動等等…過程中團員們雖然都精疲力倦,但是只要看到孩子們大笑的臉龐,團隊的成員又會像有了「充電」的樣子,持續的與孩子們互動交流。
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活動即將結束時,孩子們問我:「明天你們還會回來嗎?」這句話讓我頓時既開心又難過,開心的是短短的兩天我們成功的被孩子記住了,難過的是我們得和他們說再見,但慶幸的是中正部落離暨南大學並不遠,所以我們還是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再和他們相遇,而這兩天的活動我想就是滿滿的感謝及收穫愛的活動。
清流部落一日文化學習
在我們到達清流部落前,我們一直以為霧社事件的主人是發生在霧社,但當我們到了清流部落後,我們才發現原來霧社事件是發生在現在的清流部落。
在到此之前,我們都認為霧社事件是一件離我們很遙遠的歷史事件,但直到有一個講師說她是莫那魯道的女人是她的外婆,我們才注意到這段歷史只過了三代而已,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震驚的。我們在這次的參訪,不只是對霧社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,我們也有學到了如何設陷阱和放線。這次的參訪,打破了我們原有的印象,讓我們對文化有更多的了解。在結束參訪前,還有耆老帶著我們一起跳賽德克的舞蹈。講者告訴我們,其實原本有五個耆老,但現在只剩下兩個,這讓我們共同得到了一個感觸,那就是傳承文化其實不難,只要我們有那個信念,大家一起一起,就可以做起來。